2019年1月8日在龍巖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龍巖市人民政府市長 林興祿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各級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省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七次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按照市委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大督查大落實”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全力穩增長,經濟質量有新提升。完善落實工業21條、服務業20條、“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等政策措施,出臺提升營商環境實施細則,全力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預計全市生產總值2386億元、增長7.6%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比重由“十二五”末的35.8%提升至42%。公共預算總收入297億元、增長6.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1億元、增長9%,地方稅性收入占72.4%、同比提高5.3個百分點。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00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0元、增長9.3%。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近七成企業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企業利潤總額增長35%以上。規模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420%,保持全省第一。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達1.62%,新增22家國家級、55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入選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上杭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長汀、連城、武平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
——強力促改革,發展增添新活力。以利企便民促發展為導向,推出一批改革新舉措,努力破解影響高質量發展的難題,疏通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痛點堵點。
“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以e龍巖為抓手倒逼政務服務效能提升,手機端網辦事項327項,“隨手拍”受理訴求7.5萬件、群眾滿意率達99%,在全國率先實現電子社保卡支付購藥功能。e龍巖獲得中國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全省機關體制機制創新優秀案例一等獎,并在全省推廣。由我市主導制定的全省“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政務服務規范標準發布實施。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社會投資項目審批壓縮至法定時限的40%以內。
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機構改革有序推進,部門設置、人員轉隸工作基本完成。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財政投資評審管理。長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模式被列為全國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典型。林權抵押貸款“惠林卡”模式在全國推廣。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清產核資。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實用人才職稱評審。以擔當作為精神解決中心城市1萬多戶房屋和土地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得到自然資源部肯定并向全國推廣。不動產登記中心被評為全國百佳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基本完成市屬國有企業重組整合,組建市招商公司。代表福建省參與全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考核獲得第一名。
——加快調結構,發展動能有新積蓄。集中優勢資源,培育做大支柱產業,開展服務業“三比一看”競賽活動,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經濟發展新動能加速成長。
“雙培育”成效明顯。有色金屬、機械裝備產業產值分別達到700億元、430億元,文旅康養產業總收入770億元、游客超過4600萬人次,建筑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50家重點培育的工業龍頭企業產值增長19.8%,61家“一企一策”簽約工業企業增長21.3%。龍凈環保、龍馬環衛入選“2018中國環境企業50強”。我市被授予“中國專用汽車名城”稱號。
新產業新業態加快培育?!凹t古田”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古田干部學院列入中組部第二批全國黨員教育培訓示范基地,紅色教育培訓超過19萬人次。今日頭條創作空間、內容質量中心落地龍巖,“跟著抖音游龍巖”反響熱烈,與美團點評合作實施旅游生活化、智慧出行、食品安全監管等項目。成功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軍民融合示范基地,軍民融合項目新開工24個、新竣工13個,當年完成投資38億元,民品參軍26億元。
投資后勁持續增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5%,工業投資增長20%。“五個一批”、“重中之重”項目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全年新簽約項目285個、總投資915億元。上杭太陽銅業連鑄連軋、龍工挖掘機產能回歸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長汀閃爍與激光晶體、萬安溪引水工程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南龍鐵路、廈蓉高速擴容順利通車,雙龍鐵路龍巖段可研獲批,龍巖機場、漳平鋼鐵等重大項目前期取得突破性進展。
——突出惠民生,社會建設有新進步。持續加大投入,全市公共財政80%以上用于民生支出,28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基本完成,就學、出行等問題得到較好緩解,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
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制定實施鄉村振興十條措施。以“質量提升年”為抓手,持續脫貧攻堅,創建激勵性產業扶貧模式并在全省推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脫貧,1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4個市級扶貧開發重點鄉鎮和264個貧困村可如期摘帽。扶持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七大優勢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700億元。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有序推進,在全省率先開展高標準農田“整鄉整村”推進試點。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完成農村路網改造355公里,配備352名鄉村道路專管員。
城市面貌明顯變化。持續實施中心城市暢通工程,新建及改造道路15公里,金雞路三期、犀牛路二期等建成通車,龍巖大橋主塔樁基及承臺已完成;打通8個交通擁堵節點,九一橋通行率提高2倍,西興橋、羅橋通行率提高60%。全市新增公共停車位6400多個、人行天橋6座。持續實施中心城市園林綠化提升工程,落實城市綠化導則,新建成4處公園和41公里綠道,市民休閑健身增加許多新去處,龍津湖公園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城市網紅新景觀。注重文脈傳承,恢復新羅第一泉、羅經泉,實施龍巖洞修復保護,組織開展龍津湖大家唱。
完成400多個無物業小區治理,整治搬遷韭菜園馬路市場,解決了多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完善文明建設常態長效機制,推動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立法和實施。上杭被列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
社會事業不斷提升。落實加強基礎教育工作十條措施,組建專業化教育投資建設公司,啟動應急工程項目管理機制,推進中心城市基礎教育擴容項目建設。全市新改擴建中小學34所、新增學位1.8萬個,新建公辦幼兒園20所、新增學位7000多個。全年新增兒科床位150張、產科床位100張?;鶎俞t改深入推進,縣域就診率達到79%,“互聯網+分級診療”列入科技部惠民項目。在省運會上獲得64枚金牌。閩西現代漢劇《伯公燈》獲省第七屆藝術節一等獎。城鎮登記失業率2.6%。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143元,惠及41萬人。
與此同時,雙擁、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進一步加強,婦女兒童、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社會福利、慈善和防災減災、對臺事務、外事僑務、民族宗教、人防、地方志、檔案、經濟普查等各項事業取得新成績。
——有效防風險,發展穩定有新保障。堅持精準施策,盯緊主要問題,強化綜合治理,維護社會安定穩定,為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提供堅實保障。
生態環保攻堅成果顯著。扎實抓好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集中整治環境突出問題。落實河(湖)長制,加強水污染防治,主要流域1—3類水質比例達95.5%,全部消除劣五類水質小流域,城市內河、縣級以上集中式水源地、重點湖庫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小溪河水質持續穩定達標。開展大氣污染企業專項整治行動,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98.9%,居全省前列。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8.9%,保持全省第一。順利通過創建國家現代林業科技示范園區評審。武平獲評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環境治理工作獲國務院大督查激勵表揚。
金融運行穩健。發揮“政銀司”協調機制作用,積極推動“增貸化險”,不良貸款率處于全省較低水平,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速保持全省首位,信貸資產質量居全省前列。規范政府舉債融資,市本級政府債務率連年下降。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平安龍巖建設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果,共偵辦涉黑案件8起,打掉惡勢力犯罪集團13個、惡勢力犯罪團伙25個。涉麻制毒、電信詐騙、農村賭博和中心城區盜竊“三車”及電瓶專項整治成效明顯,成功入圍全國首批禁毒示范創建城市,長汀縣摘掉全國涉麻制毒重點關注地區帽子。對安全隱患實行紅、橙、黃、藍分級管理、精準整治,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食品安全鏈條可追溯程度進一步提高。
打鐵必須自身硬。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力推動中央、省和市委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效。堅持在市委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按照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大督查大落實”要求,強化“主責人、主辦人”意識,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開展機關作風整治,推動正向激勵和逆向懲戒常態化,全面實行市直單位內部二級績效考評,通過e龍巖讓群眾直接評價政務服務,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七五”普法和憲法學習宣傳深入開展。省委巡視反饋問題逐項整改落實。審計監督、效能督查持續深化。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扎實推進。
各位代表,市政府及其各部門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社會監督,加強與人大、政協工作聯系,主動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重大事項及時和人大、政協溝通,認真執行人大決議決定,聽取采納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由市政府領導牽頭辦理重點建議、重點提案,不斷改進和推動政府工作。一年來,我們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45件、政協委員提案423件,辦理質量進一步提升。按月抵沖住房公積金貸款、征遷安置小區不動產登記、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等建議,已轉化落實為具體政策措施,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切的“民生大事”,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結果。我代表龍巖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直駐巖機構、駐巖部隊和武警官兵,向關心支持龍巖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鄉親和國際友人,向為我們打下良好工作基礎的老領導、老同志,表示誠摯感謝!
同時,我們更加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仍然不足,重點產業規模不大、層次不高、龍頭不強,大項目好項目較少,新的財源點不多,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最關切的操心事、煩心事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短板仍然較多,優質教育資源不夠均衡,就醫環境有待改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鄉村振興基礎較弱,平安建設、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等方面還存在重大薄弱環節;政府工作還有許多不足,服務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一些政策措施沒有落到實處,機關作風“六大方面”問題在政府系統中仍然存在。對此,我們決不能回避,必須勇于擔當、砥礪攻堅,不斷提升政府工作,全力以赴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古田會議召開90周年和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5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關鍵之年。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十分關心閩西發展,先后20次到閩西考察指導工作,從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生活、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各方面親自關心、指導、推動閩西蘇區的建設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老區、永遠不要忘記老區人民”,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高度肯定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和林改“武平經驗”并要求在全國推廣。習近平總書記對閩西發展寄予殷切期望,充分體現了對閩西人民的深厚感情,更為我們推進閩西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省委作出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和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大部署。這些為我市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機遇,增添了新動力。
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貫徹“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方針,落實“六穩”工作要求,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開展“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年”活動,著力壯大產業,著力項目攻堅,著力民生民憂,著力城鄉協同,著力改革創新,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龍巖。
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 8~8.5%;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長5.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外貿出口增長3%,實際利用外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3%;完成節能減排降碳任務。
為此,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ㄒ唬┲汛螽a業,夯實發展基礎
產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基石。按照“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發展布局,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全力培育支柱產業、龍頭企業,打造龍巖產業升級版。
1. 加快融入“兩區”建設發展。主動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進一步放大協同效應,重點推進產業對接、交通互聯、山海協作等15個方面重點任務和111個重點項目建設,突出抓好雙龍鐵路龍巖段、龍巖機場等重大項目。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招商引資主陣地,發揮我市交通區位、商緣文緣、綠色生態等優勢,開展常態化招商活動,重點在先進制造業、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深化對接合作,引進一批高端優質項目。
2. 持續實施“雙培育”行動計劃。圍繞培育有色金屬、機械裝備、文旅康養3個千億級支柱產業和100家10億元以上企業、10家百億企業,精準實施“一業一策”“一企一策”,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發展壯大一批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推廣上杭抓產業鏈的好經驗,支持推動縣(市、區)打造百億產業集群。高質量推進有色金屬產業,提高產業鏈水平,重點抓好紫金銅業銅冶煉40萬噸技改、紫金山環境安全整體提升工程、卓爾稀土永磁釤鈷合金二期等項目,打造金銅產業基地和稀土產業綠色發展基地,力爭有色金屬產業產值實現840億元以上。高質量推進機械裝備產業,提升中國專用汽車名城和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品牌效應,重點發展高端專用車、工程機械和環保裝備、應急裝備,加快推進龍工鍛件生產、龍凈環保輸送裝備及智能制造、龍馬環衛擴建、漳平鋼鐵、新龍馬重組等項目建設,力爭機械裝備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高質量推進文旅康養產業,突出紅色、生態、客家三大主題,建設提升“七景區”,重點抓好龍巖洞文化創意產業園、紅炭山健康養老基地、中央蘇區紅色交通線、冠豸山創5A級旅游景區等項目;持續唱響“紅古田”,以古田干部學院為龍頭,做大做強教育培訓、文化創意等紅色產業鏈,建設“紅古田廳”,開拓“研學旅行”,提升旅游消費質量,打造“紅色文化之都”,力爭文旅康養產業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
加快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重點打造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氟化工材料、硬質合金材料等四大產業鏈,突出抓好天甫半導體級電子材料等項目建設,力爭產值突破150億元。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紅古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特色農業+文化旅游、+休閑康養等新業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力爭優勢產業全產業鏈產值760億元以上。抓好糧食生產。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實施“互聯網返鄉工程”,深化與今日頭條、美團點評等互聯網知名企業對接合作,培育電子商務、大數據、物聯網、共享經濟等數字產業,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基地。
支持龍煙做大“古田”品牌,加快煙草片煙醇化庫建設,推進煙草產業提質增效。持續做大做強建筑產業,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支持符合條件企業申報特級資質,培育一批產值30億元以上龍頭企業。提質發展建材產業,推進水泥企業智能化改造,積極發展新型建材,抓好永定紅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龍泰新能源等項目建設,力爭實現產值320億元以上。深入推進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軍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設,力爭軍民融合項目新開工20個以上、新竣工10個以上,實現民品參軍25億元以上。
推進“雙百”培育工程,優化融資、市場、人才等服務保障,重點推動“老樹發新枝”,新增10億元以上企業8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8家,百家成長型中小微工業企業產值增長35%以上。新培育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30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50家。
3. 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讓民營企業充分感受到“自己人”的溫暖,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聚焦企業關切,對接企業需求,提高惠企政策精準度、獲得感。主動幫助企業有效解決融資、用工、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落實減稅降費措施,降低民營企業用地用電用氣成本,對誠信守法企業實行“無事不擾”,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支持力度,落實好民營企業貸款“一二五”政策和小微企業“兩增兩控”目標,提高民營企業無還本續貸筆數及金額占比,拓寬銀行抵(質)押范圍,加大對民營企業“過橋”轉貸支持。禁止對民間投資單獨設置附加條件、歧視性條款和準入門檻,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以特許經營、參股控股等方式,參與養老、醫療、教育、文體等項目建設運營。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鼓勵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激發和弘揚企業家精神,更加愛護和支持企業,常態化組織企業家參加高層次培訓,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聚焦實業做精主業,激發民營經濟創新創造活力。
4.有效破解融資難題。推動銀企融資精準對接,加強投融保聯動,擴大中小企業信貸規模。探索對中小微企業信用建檔,解決融資擔保信用資信不足問題。支持優質企業股改上市、優化資產,重點推動龍巖高嶺土、天泉藥業、水發環境、僑龍專用車等后備企業上市。鼓勵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通過公司債、私募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開展債務融資。發揮政府性投資帶動作用,進一步擴大社會投資。支持國有企業以基金運作、股權合作等方式,市場化運作優質產業項目。鼓勵國有企業與社會資本探索組建投資經營聯合體,共同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項目建設。積極向上爭取基礎設施、專項債券、彩票公益金等項目資金支持。
?。ǘ┲椖抗?,增強發展后勁
項目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和主要抓手。必須強化要素保障,突出抓好“三個100”項目,培育更多增長點、拉動點和增收點。
1.推進項目滾動發展。落實省“五個一批”要求,加強動態管理,緊盯關鍵環節,推動一批重大項目生成、轉化、落地。突出抓好100個增加值增長點、100個投資增長點、100個稅收增長點項目,全力攻堅60個“重中之重”項目,確保上杭常青三元前驅體、雙龍鐵路龍巖段等項目開工建設,中石油(長汀)裂化催化劑、永杭高速等項目投產或建成,加快靖永高速、萬安溪引水工程等項目建設,力爭龍巖機場早日立項和開工建設,做深做實龍廈高鐵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
2. 促進項目提速增效。完善領導掛鉤、定期會商、問題專報、跟蹤督辦等工作機制,以“一月一活動”為抓手,強化正向激勵,突出重點攻堅,推進一線考察干部,形成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濃厚氛圍。優化投資計劃管理,強化用地、用林、用工、資金等保障,集中優勢資源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對重特大項目,成立工作專班,明確節點目標,“一對一”跟蹤推進、全力突破。加強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管理,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加快項目落地建設。充分發揮蘇區資源優勢,高質量做好項目策劃儲備和申報工作,爭取更多重大項目列入國家、省相關規劃計劃。
3. 實施精準招商。創新招商思路,找準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項目合作點,通過產業+資源、+技術、+人才、+市場等方式有效招商引資。創新招商方式,發揮招商公司作用,推行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要素招商、國企招商、軍民融合招商、鄉賢招商,引進實施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強化招商責任,堅持“一把手”帶頭招商、管行業必須管招商,將招商工作與績效相掛鉤,大力激活縣(市、區)戰斗單元作用,形成真招商招真商的工作氛圍。堅持權責對等、優惠與產出掛鉤,實行獎勵政策與稅收、就業貢獻同步,提高招商實效。更加重視支持老企業增資擴產上新項目,要像招商引資一樣予以優惠。更加重視服務業招商,像抓工業項目一樣抓服務業項目,著力在文旅康養領域引進實施一批優質項目。
4. 依法推進征遷攻堅。依法征遷是加快建設、改善民生的必然需要。按照“依法依規、集中推進、先難后易、節點突破”要求,堅持宣傳發動、思想工作、補償安置、司法推動“齊頭并進”,落實屬地責任,強化街鎮、部門協調聯動,保障群眾合法權益,抓好華龍社區改造、大洋片區綜合改造、龍津湖安置地、龍巖高速東環線等重點項目征遷。創新供地方式,強化重點產業發展用地保障,集約節約用地,清理盤活閑置、低效土地,探索先租后讓、租讓結合供地,加快招商項目落地速度。
?。ㄈ┲γ裆駪n,提升群眾獲得感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突出補短板、促均衡、兜底線,認真辦好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切實解決好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頭等大事”和影響百姓日常生活的“關鍵小事”。
1. 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全面落實加強基礎教育工作十條措施。加快中心城區20個應急性基礎教育項目建設,確保龍巖一中錦山學校、市教科院附屬小學、龍巖實驗學校等8所學校秋季招生。深入推進“名校帶動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設,推行教師編制市域統籌試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落實優教優酬、多教多酬,改善教師待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繼續推行陽光招生,實行公辦義務教育積分制入學。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0所,加大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及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鼓勵社會資本開辦普惠性學前教育。支持龍巖學院創建省示范性應用型本科高校。建立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長效機制。推進龍巖技師學院第二校區建設。
2. 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實施提升醫療服務行動,建立完善檢驗結果互認、檢查全預約等機制,優化看病結算流程,解決就診、繳費排長隊和看病時間短、停車難、乘電梯難等問題,切實改善百姓就醫環境。加強醫院護工的規范管理。擴大兒科、婦產科、老年科、精神衛生服務供給,實現每千名兒童兒科床位2.9張,每千分娩量產科床位21張。市第一醫院分院、市中醫院醫技綜合大樓等項目建成使用,規劃建設龍巖人民醫院東肖分院等項目。深化“三醫聯動”改革,持續推進醫療“創雙高”,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全面二孩政策配套措施。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創辦中高端醫養結合機構。
3. 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綜合性人力資源超市,加強就業與用工信息互通,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8萬人以上。實現工傷保險參保全覆蓋。醫保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到21個以上。推進第三代社??ň歪t、乘車、異地用卡等“一卡通辦”便捷服務。鼓勵中低價位、中小戶型商品房開發供應,滿足不同家庭住房需求。棚戶區改造新開工5756套、基本建成6000套。深入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總結推廣鄉鎮敬老院連鎖化運營經驗,確保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40%以上,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35張。推行“互聯網+社會救助”模式,提高低保覆蓋面,建立城市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機制,切實做好托底工作。
4. 推動社會治理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平安龍巖建設,維護社會安定穩定。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防并舉、標本兼治,有效預防和治理違法犯罪,嚴防發生惡性群體性事件和個人極端刑事犯罪。學習運用“楓橋經驗”,加強基層黨組織、城鄉社區群眾自治組織建設,深入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有效管控化解重大矛盾隱患。提高政治站位,加大依法嚴懲、深挖徹查、綜合治理、組織建設等工作力度,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入開展涉麻制毒、電信詐騙、農村賭博等突出問題整治。加強應急處突能力建設,推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雪亮工程”。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完善應急管理機制,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加大力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健全信用承諾、紅黑名單、聯合獎懲等誠信制度,推進公共信用平臺建設。堅守底線,嚴格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加強優秀傳統文化、非遺傳承活用及重要文化遺跡遺存保護。推動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保障婦女、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深化雙擁共建,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關愛退役軍人,進一步加強國防動員、后備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設。高質量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
?。ㄋ模┲Τ青l協同,建設宜居美麗龍巖
城鄉融合是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的必然要求。按照“一市兩區三組團”發展格局,強化以城帶鄉、城鄉統籌,持續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
1.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實施市區兩級聯動培育新增長點行動,支持新羅區打造新增長區域,推進雁石、白沙產業園建設。支持永定區加快融入中心城市發展,建設坎市產業園,壯大產業支撐;推進靖永高速、雙永高速坎市互通、快速通道延伸段、龍巖機場連接線等基礎設施項目;開展結對幫扶,提升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調整優化經開區經濟管理、財稅運行、收益分成等機制,賦予經開區更多審批權限,鼓勵經開區與縣(市、區)跨區域合作,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創新廈龍合作區運營管理機制,促進產業項目加快落地。統籌抓好龍雁、高坎、古蛟三大組團開發建設,加快產業集聚,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大力激活壯大縣域經濟,支持上杭江濱宜居城市、武平山水園林精品城市、長汀歷史文化名城、連城山水旅游度假城市、漳平“一江兩岸”精美城市建設,形成各地奮勇爭先、加快發展的局面。
2. 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以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宣傳實施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推進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加快新一輪城市總規修編,完善中心城市現有規劃“一張圖”,強化“多規合一”成果運用。繼續實施中心城市交通暢通工程,推進龍巖大道高架橋、龍巖高速東環線、金雞路二期等項目建設,抓好羅橋、小溪橋、羅龍路高架、龍巖大道中心商圈連廊四大節點和天宇路口等6個擁堵點改造項目。繼續實施中心城市綠化美化提升工程,重點推進龍巖洞公園和重要節點綠化改造提升,啟動雙洋路、蓮花橋至華蓮橋等綠道建設。加強城市供水保障,整合提升中心城區供(制)水企業,加快供水設施及水源點規劃建設,新建改造供水管網100公里。實施防洪防澇和污水垃圾治理工程,建設污水管網120公里、雨水管網150公里。推廣生活垃圾分類,加強餐廚垃圾管理。新改建城市公廁70座。加快中心城市建筑垃圾消納場建設,鼓勵建筑垃圾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完善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系統,嚴格落實“街長”“巷長”制,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物業管理。綜合運用行政、市場等手段,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3.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繼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廣激勵性扶貧模式,提高醫療保障待遇,重點解決因病、因意外事故返貧問題,健全長效脫貧機制,確?,F行標準下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重點鄉鎮和貧困村全部摘帽。研究解決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強化鄉村發展資金保障,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優化,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完善高校畢業生返鄉就業創業、科技特派員等制度,促進各類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加快建設123個“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和21個鄉村旅游示范村。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加快“四好農村路”及農田節水灌溉、農村飲水安全、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項目建設,改造農村路網200公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建成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并有效投入使用,完成35個以上行政村污水垃圾治理試點,完成70萬平方米以上農房整治,縣(市、區)各抓好5個以上試點示范村,努力破解鄉村建設“有新房無新村”難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試點縣鄉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推進農村產權抵押貸款業務。加大力度支持革命基點村、少數民族鄉村建設與發展。
4. 加強環境保護治理。持續抓好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三線一單”機制,建立生態環境管控體系。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深入推進河(湖)長制,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加強重點排污源監控,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水源地保護、臭氧和PM2.5協同控制、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廢棄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等工作,重點流域水質達到或優于三類比例95.5%以上,小流域水質達到或優于三類比例總體高于90%,境內無劣五類水質小流域,城市空氣質量保持全省前列。
5.打響生態建設品牌。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落實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生態系統價值核算等制度,全面完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年度改革任務。提升拓展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和林改“武平經驗”,推進龍巖國家現代林業科技示范園區和武平國家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建設,規劃建設古田綠色小鎮,打造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示范點,探索更多具有龍巖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
?。ㄎ澹┲Ω母飫撔拢瑑灮l展環境
深化改革、創新引領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必須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動相關改革走深走實,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1. 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堅持“對自己狠心、讓百姓舒心”,優化提升e龍巖功能,推動政務服務流程優化再造,e龍巖手機端可辦事項達400項以上,市、縣兩級各50個高頻事項“一趟不用跑”、各100個高頻事項“最多跑一趟”、審批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0%以上。完善“馬上就辦”服務標準,分類設置服務窗口,設立惠企政策服務專區,70%以上審批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群眾憑身份證、企業憑營業執照即可辦理便民服務事項。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完善并聯審批機制,推行“一口受理”,推進多規合一、多測合一、多評合一、多審合一和區域評估。建立完善市本級重大項目效益評估制度,提高投資項目質量。
2. 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創新激勵機制,加大創新投入,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程,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5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0家、省級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30家。實施智能制造科技專項行動,支持企業加快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200家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鼓勵企業發展主輔分離、個性定制等新模式,新增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1家以上、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3家以上。深化與清華大學、廈門大學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發揮好廈門大學龍巖產教融合研究院等創新平臺作用,新增5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創新引才引智模式,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勵機制,支持職業院校與企業深化合作,培育和引進我市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弘揚工匠精神,評選第二屆“龍巖工匠”。
3. 深化機構改革和國企改革。全面完成市縣鄉三級機構改革。賦予縣、鄉兩級更多自主權,靈活有效調配行政資源。深入推進市屬國企集團內部權屬企業整合改革,撤并重組同質同類企業,二三級企業減少10%以上,促進資源、人才、技術等要素向企業主業集中、向優勢企業集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增強投融資能力,強化風險管控,提高國資國企運行質量效益,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中發揮“當先鋒、打頭陣”作用。
4.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和海絲核心區建設,支持紫金礦業等企業“走出去”投資興業、拓展市場。復制推廣自貿區改革創新成果,創新監管和服務機制,營造更便利、更高效的投資環境。擴大龍臺龍港龍澳合作和國際友城交流,在經貿、旅游、人文、教育、科技等方面深化對接合作。提升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和永定、武平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水平。
三、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新時代、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始終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托,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擔當負責、埋頭苦干,把好思路做成好項目,以好項目支撐大發展。
心中有黨,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講政治落實到具體行動,始終做到黨委有號召、政府有行動,黨委有部署、政府抓落實。牢記業務工作有政治,加強對業務工作的政治把握,立足崗位,忠誠奉獻,把實績寫在大地上,把項目落在坐標上。
心中有民,以群眾評價衡量工作效能。發揚蘇區干部好作風,深懷為民之心、多謀利民之策,持之以恒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盡心盡力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交通、環保、治安等問題,持續增強百姓獲得感。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通過e龍巖推進“馬上辦、掌上辦”,努力讓群眾、企業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
心中有責,擔當作為攻堅克難。面對矛盾不回避、遇到困難不退縮,多為閩西發展擔當盡責、沖鋒在前,對決定的工作部署,一抓到底、務求實效。深入開展機關作風整治,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以“滾石上山”的干勁攻堅克難。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既鼓勵大膽試、大膽闖,又堅持實事求是、善作善成。為擔當者加油,為負責者鼓勁,常態化推動正向激勵與逆向懲戒,讓干好干壞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改進督查考核,堅決糾正“過度留痕”現象,讓基層有更多時間抓工作落實。完善政務清單管理制度,加強誠信政府建設,從嚴整治破壞發展環境的行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心中有戒,立規嚴紀廉潔從政。嚴格遵守黨的“六大紀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鞏固拓展巡視整改成果,加強巡視巡察結果運用。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執行人大決議決定,認真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并納入政府決策。開展重點領域政府立法,嚴格公正文明規范執法,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加強法治教育和廉政教育,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防范工程建設、產權交易等重點領域廉政風險。加強審計監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厲行勤儉節約,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以政府過“緊日子”讓群眾、企業過“好日子”。
各位代表,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展現新擔當,謀劃新作為,銳意進取、苦干實干,奮力推進閩西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