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九品美食特產
涮九品俗稱九門頭,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肴,屬于閩菜系。即精選牛的九個部位為主要原料,它是在新泉、廟前鄉的"熗門頭酒"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創制而成。是一道閩菜。福建連城縣群眾酷愛吃牛肉,在長期的...
涮九品俗稱九門頭,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肴,屬于閩菜系。即精選牛的九個部位為主要原料,它是在新泉、廟前鄉的"熗門頭酒"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創制而成。是一道閩菜。福建連城縣群眾酷愛吃牛肉,在長期的...
四堡漾豆腐是連城一帶地方傳統風味菜肴,已有數百年歷史。四堡群眾家家戶戶善于加工豆腐,由于使用山泉水,制出的豆腐特別鮮嫩。以此加工的“漾豆腐“,風味獨特,遠近聞名,是當地群眾逢年過節、婚喪喜慶、...
白斬河田雞是長汀最負盛名的名菜,被譽為“汀州第一大菜”。長汀民間烹制河田雞的方法多種多樣,有香酥雞、油淋雞、白露雞、八寶全雞、鹽酒雞,其中以姜汁白斬河田雞最為著名,向來被列為閩西客家菜譜之首。...
福建省龍巖市傳統烤制的咸酥花生,也稱鹽酥花生,較之各地名產,更具獨特風味。其花生原料具有雙仁果多、莢果勻稱、網紋清晰、果實飽滿、蛋白質含量高等特色,采用7月下旬N8月上旬播種的花生為原料,通過濕...
古田旅游區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南麓,規劃面積為7.6平方公里。1929年12月底,被譽為“中國革命里程碑”的“中國共產黨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史稱“古田會議’)在這里勝利召開,會議確定了...
福建土樓·永定客家土樓以其歷史悠久、多姿多彩、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于世。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春節,胡錦濤視察永定土...
九鵬溪景區位于漳平市南洋鎮,是漳平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核心景區之一,景區距漳平市區28公里,省道208線(永漳公路)縱貫其間,交通便利,占地面積17353畝,擁有:森林、水域、竹林、茶果園等,生態資源十分豐...
規劃背景 2018年4月,龍巖市人民政府印發《龍巖市培育文旅康養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指出自2018 年起到2020 年,利用三年時間,圍繞打造文旅康養之城、全國性...
規劃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廁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推進“廁所革命”,補齊民生短板,2018年4月龍巖市人民政府落實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福建省進一步推進“廁所革命”...
古田鎮蘇家坡民俗小鎮景區位于上杭縣和新羅區交界處,是著名的中共閩西特委機關舊址——“樹槐堂”所在地,也是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開發試點村。村里畬族文化底蘊濃厚,如今已有400多年歷史。1929年10...
陳性初(1871—1939年),原名慶善,字嘉祥,清同治十年(187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漳平城關(今菁城街道)福滿村人。少年聰明好學。及長,應清代漳平縣和龍巖州舉行的三場考試,均名列榜首。清光緒二十一...
張起南(1878—1925年),字味鱸,號橐園,永定人,清光緒四年(1878年)生。童年聰穎過人,10歲能獨立猜射燈謎。16歲中秀才。后受維新派思想的影響,不愿參加科舉考試,潛心博覽中外群書,增進知識。20歲出...
周仰云(1885—1964年),字樹瀛,連城縣文亨周屋人,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生。清朝末年,家境中衰,入學數年,即棄學赴姑田當學徒,以勤奮機敏,為店主所倚重。后派往廣東潮州,負責推銷土紙。
傅柏翠(1895—1993年),上杭縣蛟洋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生。清宣統三年(1911年),加入同盟會,考入福建高等預科學校。曾任紅四軍第四縱隊司令員、政委、黨代表。被開除黨籍后,1949年5月又...
項與年(1896—1978年),原名項廷椿,又名梁明德,連城縣朋口文地人。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五日(農歷三月二十三日)生。祖父項定方出身秀才,父親項仕豪是耿直厚道的山區農民。項與年有兄弟6人,...
黃亞光(1901—1993年),原名黃雨生,字逢霖,長汀縣城關(今汀州鎮)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十九日出生。從小天資聰穎,喜愛畫畫,常有人向他索畫。民國9年(1920年)中學畢業,考入臺灣省臺北...
葉青山(1903—1987年),原名葉志泉,又名葉水長,長汀縣河田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農歷正月出生于貧農家庭。高小畢業后由親友介紹,入汀州福音醫院學醫,走上了習醫之路。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事業的...
楊尚儒(1903—1986年),連城縣朋口鎮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出生。民國18年(1929年)10月,參加了池溪農民武裝暴動,任池溪赤衛中隊班長。民國19年1月,隨汀連赤衛大隊編入閩西紅軍第四團特務...
王奇才(1903—1976年),原名王篤行,上杭縣才溪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十月出生。少時家貧,16歲拜師學泥水匠手藝,維持家庭生計。外出做工的日子里,接觸閱讀到進步書報,其中龍巖出版的《巖聲》報...
魏金水(1906—1992年),小名老如,曾用名呂在林,龍巖縣(今新羅區)西陂條圍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五月出生于貧農家庭。父親魏根木是反清起義的壯士,后來又成了革命烈士。從小受父母的言傳身教,...
規劃背景 建設海綿城市是國務院近期啟動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重要內容,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城市建設...
規劃背景 龍巖植物園是龍巖市城市綠地系統以及三山郊野公園策劃中的重要節點。公園的建設將改變現階段市區內無大型綠地的現狀,有效完善生態系統,成為三山地塊整體開發的示范型項目,為龍巖市及周邊省...
劉忠(1906—2002年),原名劉永燦,上杭縣才溪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生。自幼家貧,外出做泥水工。民國16年(1927年)春,參加農民協會。5月,受中共才溪黨組織委托,在才溪莊背廟秘密集會,醞...
王全珍(1906—1970年),永定縣太平區悠灣鄉(今新羅區紅坊鎮悠遠村)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生。民國17年(1928年),王全珍參加龍巖后田農民暴動,加入由暴動骨干組成的游擊隊。民國18年參加紅軍。...
張問強(1906—1992年),別名思健,永定縣岐嶺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生。著名新聞工作者,著名編輯。少年時期在永定縣城(永定一中)讀書。1926年畢業于廈門集美中學。同年10月北伐軍進入福建,他協...
王集成(1907—1983年),原名王富堂,上杭縣才溪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十九日生。民國18年(1929年)7月,參加才溪農民暴動,后任鄉蘇維埃政府山林調查員。同年冬,參加上杭赤衛軍第十三大隊任...
翁祥初(1908—1997年),原名翁祥祉,上杭縣舊縣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農歷十月十七日生。父母企盼兒子有福氣,起名祥祉。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宣傳隊分隊長,連政...
楊采衡(1908—1996年),乳名佛水,連城縣廟前芷溪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生。幼年就讀英國牧師創辦的芷溪崇實小學,繁瑣的禮儀和教規,使楊采衡一伙青年很為反感,積極追求進步思想。民國18年(1929...
馬寧(1909—2001年),原名黃震椿,龍巖縣(今新羅區)龍門赤水人。清宣統元年(1909年)九月十五日出生于貧苦農家。15歲進廈門集美師范學校。民國16年(1927年)1月至民國17年5月,先后就讀于上海大學中文...
王勝(1909—1996年),原名王近森,上杭縣才溪人。清宣統元年(1909年)十一月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
彭勝標(1909—2003年),又名彭佑先,長汀縣古城人,清宣統元年(1909年)生。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汀瑞游擊支隊副中隊長,紅十二軍政治部保衛隊政治委員,第一0一團...
蘇啟勝(1909—1967年),永定縣古竹鄉人,清宣統元年(1909年)生。歷任華北軍區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華東軍區海軍政治部主任、海軍艦隊副政委、海軍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勛章...
陳子彬(1910—1996年),又名陳慶隆,龍巖縣(今新羅區)龍門考塘人,清宣統二年(1910年)三月七日生。1929年赴馬來亞。1940年回國。1945年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建國后,歷任廣東省華僑委員會科長、民建廣東省委主任...
王源興(1910—1974年),字潮瀾,龍巖縣(今新羅區)西陂大洋人,清宣統二年(1910年)五月二十二日生。16歲南渡新加坡謀生,1931年受雇于印尼巨港一商號當經理,翌年在巨港與人合資開設恒豐公司,任經理。抗戰爆發后,與...
劉振球(1911—1997年),原名劉初森,上杭縣中都田背人,清宣統三年(1911年)十月生。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軍排長、連政委、團副政委,八路軍營教導員、團政委,東北民主聯軍東滿護路...
林忠照(1911—1992年),龍巖縣(今新羅區)江山銅缽人。清宣統三年(1911年)十一月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先后...
羅炳欽(1911—1993年),上杭縣溪口石銘人,清宣統三年(1911年)十一月生于貧苦農民家庭。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永定縣委書記、閩西南邊地委書記、解放軍閩粵邊縱隊閩...
黃薇(1912—2000年),女,龍巖縣(今新羅區)龍門人。民國元年(1912年)2月生。 四五歲時便許配給時任福建省參議長的鄭豐稔的次子。高小畢業后到集美師范學校讀書。為反抗封建包辦婚姻,民國24年,考入日本明治大學,...
郭成柱(1912—1972年),又名郭春行,龍巖縣(今新羅區)龍門湖洋人。 民國元年(1912年)3月生。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鄉蘇維埃政府...
漳平象湖紅色革命舊址群位于漳平市象湖鎮楊美村,交通便利,距雙永高速出口僅15公里,通往景區道路及護坡綠化美化良好,外部交通標志清晰。景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舊址群占地450畝。景區設“朱德率紅四軍...
長汀縣楊成武將軍故居景區位于宣成鄉下畬村,是開國上將、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楊成武將軍的家鄉。故居建于清代,是一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客家廳堂式建筑。故居正對的大山呈馬鞍形狀,稱為“馬鞍山”;背倚的這...
汀江源·龍門,地處長汀縣庵杰鄉涵前村,距縣城東30公里,與寧化縣治平鄉和本縣館前鎮、鐵長鄉、大同鎮、新橋鎮相鄰。這里是客家母親河—汀江的發源地,為長汀12勝景之一,它以綺麗的自然風光和多彩的客家文...
盧克(1912—1994年),原名盧敬美,永定縣陳東蛟塘下人。民國元年(1912年)5月生。民國18年10月,帶領20余名兒童團員集體報名參加紅軍游擊隊,任紅四軍第四縱隊第七支隊通訊員。不久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劉彬(1912—1989年),原名劉家樹,上杭縣藍溪馮石人。民國元年(1912年)8月生。1928年在著名的閩西暴動中投身革命,翌年編入中國工農紅軍,并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歷任戰士...
鄧六金(1912—2003年),女,上杭縣舊縣新坊人,民國元年(1912年)9月生。自幼家境貧寒,生活極端困苦。1929年加入少年先鋒隊,參加本地農民運動。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
曾昭生(1912—1993年),又名曾熙生、陳東華,永定縣下洋月流人。民國元年(1912年)10月生于農民家庭。民國16年11月,加入共青團。民國1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3月,與當地農軍一起參加了平和長樂農...
涂則生(1912—1971年),長汀縣涂坊人,民國元年(1912年)12月12日生。民國18年3月,參加赤衛隊;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攻占興國和寧都縣城的戰斗。后隨紅四軍主力返回閩西,參加了“三打龍巖城”...
熊奎(1912—1994年),又名熊來福,熊招來,永定縣陳東嶺頭人,民國元年(1912年)12月生。民國15年,加入農民協會。民國17年,參加永定農民暴動并參加游擊隊。民國1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民國20年,...
林輝才(1912—1996年),武平縣中堡人,民國元年(1912年)生。幼年家貧,8歲在外婆家放牛,10歲隨父外出打工做土紙。民國21年1月,參加陳坑區游擊支隊,后隨隊編入紅軍獨立二團任戰士。民國22年10月,加入...
張元培(1913—1981年),又名張紹南,字潤生,祖籍永定縣金砂西湖寨。父親早年在長汀縣城開設香棧,民國2年(1913年)6月出生于長汀城關橫崗嶺。民國19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民國2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
陳開路(1913—2003年),原名陳光照,漳平西園人,民國2年(1913年)7月生。民國18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民國2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民國22年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
劉昌(1913—1992年),長汀縣四都人,民國2年(1913年)10月生。民國18年5月,參加農民協會。民國19年,參加四都農民暴動。次年參加紅軍,被編入紅十二軍一○二團任通信員。民國2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
陳蘭(1913—2005年),女,原名陳金娣,龍巖縣(今新羅區)曹溪崎瀨人。民國2年(1913年)10月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6歲時被賣予適中區石門爐村謝家做童養媳,終日勞動,養成吃苦耐勞、堅韌質樸的品質。
郭廷萬(1913—1989年),又名郭德全,龍巖縣(今新羅區)江山銅缽人,民國2年(1913年)11月生。民國18年6月參加紅軍,在閩西縱隊列寧隊任戰士、班長。民國2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民國21年5月,...
賴富(1913—1991年),永定縣虎崗城下人,民國2年(1913年)11月生。民國23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0月,參加長征。12月,加入共青團。民國24年6月,轉為中共黨員。先后任班長、排長、團參謀等職。民國2...
龍巖境內河道屬汀江、九龍江、閩江和長江四大流域,其中汀江流域面積10955平方千米,占57.5%;九龍江流域面積6690平方千米,占35.1%;閩江流域1220平方千米,占6.4%;長江流域185平方千米,占0.97%。主要河...
下洋中川景區位于永定縣南部,地處福建省著名的僑鄉下洋鎮,是愛國僑領胡文虎的故里,有“中國第一土樓僑村”的美譽。距龍巖市區60公里,永定縣城25公里,下洋鎮區2公里,雙永高速下洋出口1.5公里,景區面積...
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原名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北環西路51號,是一座全面反映閩西革命史、重點凸顯中央蘇區(閩西)歷史的國有紀念類綜合性博物館,隸屬于龍巖市文化廣電新聞出...
景區位于武平縣平川鎮紅東村北門嶺與七坊村交界處,距武平高速路出口3.5公里,汽車便捷直達景區,景區空氣質量良好,景區占地面積160畝。景區旅游基礎設施、資源保護利用、旅游管理服務、游覽安全防護等要素...
范陽春(1913—1994年),永定縣金砂古木督人,民國2年(1913年)生。1928年參加縣赤衛團,1930年加入中國共青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12軍軍部收...
藍庭輝(1913—1983年),上杭縣廬豐豐康人,民國2年(1913年)生。1929年參加上杭暴動,隨后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四軍第一縱隊第...
連城蘭花博覽園位于中國蘭花名鎮”、“蘭香特色小鎮”的連城縣朋口鎮,距離連城縣城24公里,距離冠豸山機場22公里,距冠豸山動車站3公里,距朋口鎮高速公路出入口5公里,交通極其便利。景區周邊25公里范圍內...
黃永山(1913—1994年),長汀縣四都羊牯嶺人,民國2年(1913年)生。民國18年參加赤衛隊。民國19年5月,參加紅軍,在紅十二軍三十四師一○一團一營三連任戰士、副班長、班長。在第二次反“圍剿”戰斗負傷痊...
劉祿長(1914—1980年),上杭縣稔田岐坑人,民國3年(1914年)1月18日生。1929年加入共青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十二軍第三十四師一○○團干事、宣傳隊長,紅軍學校...
古田(吳地)紅軍小鎮景區位于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吳地社區,距古田核心景區的路程僅7公里。景區規劃面積25.6平方公里,以打造古田特色“情景教育、體驗教學”模式,以“弘揚古田初心,牢記時代使命”為規劃...
南江村總面積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82畝,森林面積9200畝,森林覆蓋率78%。全村有411戶1510人,11個村民小組。村子依山傍水,江南水岸田園風光特點鮮明,村內擁有建于清代的各色土樓23座,其中具有開...
永定牛牯撲紅色旅游景區位于永定區岐嶺鄉下山村,距岐嶺高速出口8公里,交通便利。岐嶺鄉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紅旗不倒,鐵打岐嶺”的美譽,全鄉有革命烈士104人。牛牯撲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據地,素...
邱子明(1914—1999年),上杭縣才溪人,民國3年(1914年)3月生。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縱隊政治部組織部長、師政治委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任軍分區政治委員兼地委書記,軍政...
南華山,坐落于福建龍巖市永定區古竹鄉瑤下村,是一座風景秀麗的歷史名山,也是一處馳名八閩的佛教勝地。南華山寺始建于宋代(距今800余年), 距岐嶺高速出口13公里,進出便捷。景區的主要構成:古寺—古寺...
永定坤雅農業生態觀光園坐落于永定區下洋鎮上川村,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福建永定景區初溪土樓群附近,距離景區2公里,距莆永高速下洋出口15公里,交通設施完善,進出便捷。景區占地550畝...
福建省土樓自然博物館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5A級旅游景區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土樓自然博物館距永定火車站39.4公里,距岐嶺高速出口15.8公里,進出便捷。經古生物、地質和博物館專家考評,鑒定本館...
澤東樓景區地處海拔800多米的白葉壺崠與五峰山之間,方圓約2公里,位于撫市、湖雷、陳東三個鄉鎮的結合部,距永定東(湖雷)高速出口約12公里,距X606縣道約8公里。此地溝壑縱橫,視野開闊,原林碧翠,景色...
永定燕子巖景區坐落于永定區培豐鎮孔夫村西山側。距高陂高速路出口15公里,由605縣道接入景區入口,離龍巖中心城區19公里。該景區宗教歷史悠久、文化多元,加上其獨特的石灰巖地形地貌,使其呈現出獨特的宗...
客家博覽園是國家級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永定客家文化園”的核心項目和“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園區分三個不同的功能區域,以建筑主軸線為中心的客家文化展示區、以客家商業購物街為中心的客家...
客家古鎮文化旅游區位于福建省龍巖永定北部新城核心位置,入城景觀大道旁,坐落在蜿蜒流淌的西溪河畔,規劃總占地約650畝,總建筑面積約60萬平米,總投資約32億元。景區內建筑以客家特色文化為背景、土樓建...
長汀縣楊成武將軍故居景區位于——宣成鄉下畬村,是開國上將、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楊成武將軍的家鄉。景區總面積590.9公頃,距長汀縣城62km,距離廈蓉高速涂坊出口19km,距連城冠豸山機場72km,距離長汀南火車...
林接標(1914—1989年),原名林接義,長汀縣濯田龍歸寨(今龍田村)人,民國3年(1914年)4月3日生于貧苦農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政治部干部部長,華北軍區防空部隊政治委員,...
陳海涵(1914—1994年),上杭縣舊縣河東人,民國3年(1914年)4月生。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曾任西北軍區空軍參謀長,桂林步兵學校校...
李登嵩(1914—2000年),又名李兆麟、李鄉,武平縣桃溪亭頭人,民國3年(1914年)7月生。民國19年1月,入閩西列寧師范學校學習。5月,參加紅軍。先任紅十二軍政治部宣傳員,后任軍部政委辦公室文件保管員、...
林偉(1914—1979年),又名林維誠,武平縣陳坑(今武東鄉)川坊人,民國3年(1914年)8月生。民國20年秋,參加紅軍武平游擊支隊,編入武平獨立二團,不久又編為紅十二軍三十五師一○五團,林偉多才多藝,工...
張玉輝(1914—1998年),原名張清輝,長汀縣宣成畬心人,民國3年(1914年)8月生。民國2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民國21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民國23年1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歷任長汀縣國家...
黃煒華(1914—2001年),原名黃灶祥,上杭縣南陽(原屬長汀縣南陽區)人,民國3年(1914年)農歷8月19日生。民國18年8月小學畢業后,參加少先隊,任宣傳員。民國19年2月,被選送到列寧師范學校讀書。4月,調...
劉凱夫(1914—1996年),上杭縣南陽(原屬長汀縣南陽區)人,民國3年(1914年)9月10日生。民國20年,加入少先隊、赤衛隊。民國21年,調福建軍區后方留守處被服廠工作,后任青年干事。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闕中一(1914—1995年),又名闕桂蘭,永定縣湖雷人,民國3年(1914年)10月生。民國17年,參加永定農民暴動。民國18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民國1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民國20年6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羅斌(1914—1967年),又名羅振興、羅思富。武平縣湘店店下人,民國3年(1914年)11月生。民國18年,參加少年先鋒隊,任隊長。民國19年6月,參加武平縣紅軍游擊隊武北四支隊任戰士。民國20年9月,調入警衛連...
賴光勛(1914—2003年),永定縣仙師人,民國3年(1914年)11月出生。1930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歷任戰士、測繪隊隊長、科長、主任教員等職...
黃鵠顯(1914—1986年),上杭縣藍溪岐灘人,民國3年(1914年)生。民國18年7月,加入少先隊并當選為隊長。民國20年3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紅十二軍三十四師一○○團三連班長。不久,進彭楊軍事學校學習...
郭秉寬(1904—1991年),原名郭奎中,龍巖縣(今新羅區)龍門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十一月二十日生。14歲入福建省立龍巖第九中學(今龍巖一中)就讀。后其父送他往廈門鼓浪嶼尋源書院學習,次年轉學上...
走古事為客家人鬧元宵的盛大活動,在連城、永定縣區盛行,尤以連城羅坊蔚為壯觀。相傳,昔日羅坊常鬧旱、澇兩災,當地羅氏十四祖才徵公為清朝舉人,曾任陜西寧州知府,湖南武陵縣知縣,卸任返梓時,就把流傳...
龍巖《采茶燈》又名《采茶撲蝶舞》,明代起源于龍巖赤尾山(今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鄉美山村)。采茶燈于1981年被國家文化部音樂研究所收錄《中國音樂史音響曲譜資料》永久保存,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記載了美山...
胡一川(1910—2000年),又名胡以撰,永定縣下洋中川人,清宣統二年(1910年)四月十六日生。十一歲喪母,攜3位幼弟下南洋找父。民國14年(1925年),從印尼回國,在廈門集美學校學習。民國18年,入杭州國...
羅天照(1910—2002年),字阜康,龍巖縣(今新羅區)龍門人,清宣統二年(1910年)農歷十二月十八日生。6歲喪父,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撫養成人。民國18年(1929年),畢業于福建省立第九中學(今龍巖一中)。
官健平(1912—1999年),原籍連城縣廟前,民國元年(1912年)農歷正月出生于龍巖縣(今新羅區)雁石。幼年在廈門求學,青年時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參加田漢領導的文抗隊。民國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5月...
陳灼瑞(1912—1990年),龍巖縣(今新羅區)東肖后田人,民國元年(1912年)9月30日生。少年時代就讀于后田衍新小學,初小畢業后轉讀白土桐岡小學。當時鄧子恢正以該校為基地組織“奇山書社”,宣傳革命道...
陳仲平(1913—1993年),原名陳維蘭,武平縣象洞人,民國2年(1913年)2月生。民國18年,參加象洞鄉農民暴動。民國1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0年3月,任中共象洞區委宣傳部部長。同年秋,受中共武平縣委...
盧衍豪(1913—2000年),永定縣坎市人,民國2年(1913年)4月16日生,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1937年夏畢業于北京大學,后留校任教。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長、全國地層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伍洪祥(1914—2005年),福建省上杭縣泮境鄉元康村人。193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10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共產黨第七、第八、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次全國代...
李質忠(1915—2002年),上杭縣才溪嶺和村人。民國4年(1915年)1月31日生。少時就讀通賢文館。民國18年秋,參加革命。民國19年春,受組織派遣做小學教員。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并調往共青團...
張南生(1905-1989),福建省連城縣新泉鎮北村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傅連暲,1894出生,原名傅日新,福建省長汀縣人。一九二五年任汀州福音醫院院長,曾為三百多名南昌起義部隊的傷病員醫病治傷。此后以其社會職業為掩護,積極從事革命工作。紅軍解放汀州后,領導福音醫院,大...
袁子欽,1909出生,原名袁致卿,福建上杭縣人。一九二九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第二縱隊政治部宣傳員、士兵委員會秘書、第四支隊第十二大隊文書、第三十一...
羅舜初(1914-1981),福建省上杭縣大洋壩人。1929年春參加上杭農民暴動,同年冬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7月進入瑞金紅軍學校第四期學習。同年10月由共青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
劉忠(1906年-2002年),曾用名劉永燦,福建省上杭縣才溪鄉才溪村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和政治工作領導者、中國人民解放軍...
羅元發,1910出生,福建省龍巖縣五區龍門村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福建龍巖列寧青年隊隊長,紅12軍軍部特務連政治委員,紅...
陳仁麒(1913-1994),原名陳景麟,曾用名陳仁祺,福建省龍巖縣(今新羅區)小池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和政治工作領導者,中...
楊成武(1914年10月27日-2004年2月14日),福建省長汀縣客家人,是中共的優秀黨員,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楊成武于1929年參加革命,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7歲當上團政委。后他任紅1軍團...
劉亞樓,1910出生,原名劉振東,福建省武平縣桃瀾區大洋泉村人。一九一六年入本村私塾和高等小學堂讀書。小學畢業后,當過百貨店店員和小學教員。一九二九年參加農民協會并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閩西地區...
江一真(1915—1994年),連城縣廟前塘背人,民國4年(1915年)3月出生于貧困農民家庭,自幼父母雙亡,童年時代受到苦難磨練。民國16年,參加長汀反帝大同盟。民國18年3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翌年3月,加入...
項南(1918—1997年),連城縣朋口文地人,民國7年(1918年)11月生于農民家庭。早年隨父親項與年從事閩浙贛邊區革命根據地開辟工作。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箲鸨l后,為抗日救國,幾經輾轉,于1941年...
李氏大宗祠文化旅游區位于龍巖市上杭縣稔田鎮官田村,棉花灘水庫龍湖庫區黃潭河庫灣邊上,與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故里永定接壤。景區占地面積22450平方米,以李氏大宗祠為核心,周邊諸多客家姓氏祖祠交相輝...
劉亞樓將軍故居景區以將軍出生地和成長地故居為主體,向游客展示了“飛將軍”的生長環境和故鄉風情。景區位于湘洋上月形自然村,建于清代,坐東北朝西南,整座房子是土木結構,瓦屋面平房,面朝古木蒼翠的筆...
定光佛祖廟位于武平縣巖前鎮集鎮。景區以定光佛像寺廟為核心,由獅巖、出米石等景點構成。定光佛祖廟是定光佛肉身(姓鄭,名自嚴,今廈門同安區人)-轉世成佛之地,圓寂前因保護客家人幸福安康而收到客家人敬...
漳平臺創園核心區永福鎮區位優勢良好、自然稟賦優越、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是福建省最南端的高山盆地、龍巖中心城市的衛星城、閩南金三角廈漳泉的后花園。因緯度、山地氣候、產業與臺灣阿里山相近,...
汀江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福建省長汀縣東南部三洲鎮境內,按照AAAA級景區標準建設,總面積8863.5畝,其中濕地面積7002畝,占總面積的79%,包含汀江及其支流河道28.5公里,屬于典型的河流濕地公園。公園不僅保護...
陳丕顯(1916年3月20日-1995年8月23日),漢族。1916年3月20日生于福建省長汀縣南陽區官連坑(現福建省上杭縣南陽鎮官余村)一個農民家庭,曾用名陳家煜,化名阿丕。1933年在瑞金沙洲壩,遇見毛澤東,毛叫“阿丕...
張鼎丞(1898年~1981年)閩西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并領導了龍巖、永定、上杭等縣的農民武裝暴動。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軍區司令員,在山...
張鼎丞(1898年~1981年)閩西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并領導了龍巖、永定、上杭等縣的農民武裝暴動。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軍區司令員,在山...
竹安寨,又稱“馬頭山”,位居冠豸山東北部,原有清光緒年間建的寨門三座及房屋數十間,現除寨門外,已成一片廢墟。 竹安寨自然景點,一險、二奇、三壯觀,被稱為景觀“三絕”。景區外圍亂菁塞途,鉤刺...
竹貫古村落景區地處國家自然保護區梅花山南麓,坐落于新羅萬安鎮山間丘陵盆地中,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村莊四周群山環抱,一條小河穿越而過,被譽為“梅花山中的的一顆明珠...
梅菜扣肉即我們常稱之燒白,因地域不同而名字頗多,其特點在于顏色醬紅油亮,湯汁黏稠鮮美,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膩,食之軟爛醇香。當你咀嚼一塊,滿嘴流油的時候,你會感覺它一點不肥膩。梅菜吸油,五花肉...
培斜福海龍鄉景區位于龍巖市新羅區小池鎮培斜村,距離新羅區中心18公里,319國道直達景區,交通十分便利,是省級革命基點村,也是省、市、區“美麗鄉村”創建村之一。景區全力打造獨特的鄉村文化旅游品牌,...
七彩藍田生態農業休閑觀光園位于319國道旁,交通便利,可進入性強。景區生態資源豐富、環境優美、負氧離子含量高,參與性旅游項目豐富且服務設施齊全,是集“生態文化、科普文化、養生文化、閩臺文化”于一...
福建連城冠豸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地處武夷山脈西南段,為福建三大水系閩江、汀江、九龍江"三江"源頭,有"上游第一觀"之稱。 福建連城冠豸山國家地質公園分為兩個園區--冠豸山園區和...
梁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福建武平縣境內,山系為武夷山脈最南端,南嶺山脈東頭,屬中亞熱帶、南亞熱帶過渡區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16°07'~116°19',北緯25°04'~25°20',總面積14365公頃。 主要保護...
龍巖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其管委會的正式名稱是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武夷山脈南段東南坡與戴云山之間的玳瑁山主體部分,上杭、連城、新羅三縣(區)的毗連地帶,俗稱"梅花十八洞"。這里山巒聳峙, 綠...
長汀豆腐干是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傳統的漢族名菜,屬于閩菜系。始于唐朝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豆腐食品營養豐富,老幼皆宜,已成為中國人民的家常美肴。長汀豆腐的制法與其他地區不同,采用酸漿...
馬坑鐵礦位于龍巖市曹溪鄉馬坑及太保林一帶,距龍巖火車站約13公里。鐵礦主礦體賦存于中石炭統黃龍組之中,呈單一層狀,產狀與地層一致,并隨地層褶曲。此外,在下二疊統棲霞組中,還見到近200個似層狀和透鏡...
鄧子恢 (1896-1972),又名紹箕,福建龍巖新羅區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農業工作的卓越領導人,是閩西革命根據地和蘇區的主要創建者和卓越的領導人之一,歷經抗日戰爭和解放...
永定天子生態旅游區位于福建省龍巖永定城區,鄰近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土樓”僅35公里,總占地面積1600畝,環水抱,空氣清新,氣候宜人,自然風光優美,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擁有大片的完整的原始森林,林...
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福建省龍巖市城西虎嶺山閩西革命烈士陵園內。陵園占地1.5萬多平方米,其中紀念碑占地1500平方米。紀念碑四周地面及三層欄桿全部用花崗巖和漢白玉鋪砌而成。碑高25.35米,南北陰刻...
上官周(1665—?),初名世顯,后改周,字文佐,號竹莊,長汀南山官坊人。清康熙四年(1665年)生,自幼聰穎,治藝勤奮,學識淵博,擅長詩文、書法、篆刻,尤精于畫,人們稱其“四絕”,是清代著名民間畫家...
鄒經(1742—1804年),字年官,號耕蘆,別號畬五。連城人。清乾隆七年(1742年),出生于雕版印刷業之家。其父鄒廷揚,博古通今,尤善書法,頗有文名。鄒經幼年聰慧,在嚴父督教下,“博學文經,搜羅三墳五...
丁錦堂(1846—1901年),字笏初,號福三,上杭城關(今臨江鎮)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生。自幼喜歡舞刀弄棍。他長得膀寬腰粗,臂力過人。其父店內貨物進出的重活全由他承擔,還在南門汀江碼頭兼做搬...
胡子春(1859—1921年),又名國廉,永定縣下洋中川人。清咸豐九年(1859年)生。父母早喪,與祖母相依為命。13歲,隨鄉人遠渡馬來亞(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成立之前,稱為馬來亞。馬來西亞包括馬來半島〈...
天一溫泉度假村是龍巖首家國家五星級旅游飯店,全國首批五星級溫泉企業,集養生保健、度假休閑、商務會議、餐飲住宿、旅游地產于一體的以客家文化為主題元素的大型綜合性旅游度假區。該溫泉水為偏硅酸碳酸鈉...
景區位于長汀縣城內,由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福音醫院舊址、辛耕別墅等3處全國重點文件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瞿秋白紀念園等4處著名紅色景點組成,總占地面積134.86畝。
梁野山景區地處武平縣城東北部,距縣城5公里,隸屬梁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福建省生態旅游示范區,是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生態旅游、養生...
王景弘(?—約1464年),民間稱王三保、王三寶、王總兵、王三品,明漳州府龍巖縣集賢里香寮村(今漳平市赤水鎮香寮村)人。生年不詳。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入宮為宦官,侍奉燕王朱棣。明建文年間(13...
培田古村落位于連城宣和鄉,其建筑群由三十幢高堂華屋、二十一座古祠、六家書院組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被譽為“民間故宮”、“客家莊園”。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梅花山華南虎園生態旅游景區是首批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AAAA級景區、福建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福建省四星級森林人家。景區位于上杭縣步云鄉,距古田會址僅8公里。景區地處被海內外專家譽為“北...
馬馴(1421—1496年),字德良,長汀四堡(今屬連城)人,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生。童年入塾讀書,聰敏過人而勤學不輟。明宣德六年(1431年),入府學。明正統九年(1444年),舉鄉試。次年中進士,入...
龍硿洞景區地處武夷山脈南段,位于龍巖市新羅區雁石鎮,距龍巖市區48公里,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也是龍巖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素有“洞中桂林”、“華東第一洞”的美...
龍巖市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物種類有64種,其中能源礦產3種,金屬礦產18種,非金屬礦產40種,其它礦產3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有35種,其中煤、鐵、錳、金、銅、銀、石灰巖、高嶺土、花崗巖等9個礦種...
中秋節臨近,賞月和吃月餅是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 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在宮廷內流行,后流傳到民間,人們逐漸...
汀江,廣東省南海獨流入海韓江的支流,因流向從北向南,按八卦方位,稱為"丁水",后"丁"加水成"汀",形成"汀江"得名。位于福建省西部,發源于武夷山南段東南一側的寧化縣治平鄉境內木馬山北坡,流經長汀、武...
羅良(?—1366年),字彥溫,號云嶠,長汀人。生年不詳。元至正四年(1344年),南勝(今平和縣)畬族農民起義軍首領李志甫率兵圍攻漳州,守將搠思監戰敗。羅良變賣家產,招募鄉兵,跟隨平章別不花清剿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