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4年,全市經濟社會總體保持平穩發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出口、實際利用外資、內聯引資實際利用市外資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均可完成年初市人大審議通過的預期目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出口、實際利用外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預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8億元,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2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875億元,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551億元,增長8%;三次產業結構為11.9:54.1:34。公共財政總收入261.7億元,增長5%;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19.8億元,增長2.2%。
1. 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糧食產量連續七年增長,全年糧食總產109.94萬噸,同比增加1.91萬噸。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白鶩鴨、河田雞、槐豬等特色農產品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點贊;畜牧、蔬菜、林竹、茶、薯、煙草等六大重點產業共實現產值202.4億元。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現有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37家、市級龍頭企業118家,實現農副產品加工業產值242億元,增長17.8%?;ɑ苊缒久娣e擴大到15.4萬畝,產值40億元,增長25%;林下經濟經營面積擴大到841萬畝,產值101.6億元,增長105.8%。漳平五一國有林場入選首批全國示范林場,為全省唯一入選單位。汀江國家濕地公園獲國家林業局批準并啟動建設;汀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得國務院正式批準。
2. 工業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654億元,增長1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8億元,增長12.5%。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機械、有色金屬、煙草、能源精化“四大天王”產業共實現產值974.1億元,有色金屬產業突破300億元,機械、能源精化產業均突破200億元;環保設備、稀土、醫藥3個新興產業產值分別增長38%、54.5%和20.6%;新增產值超億元企業34家、達到325家,共實現產值1373.5億元,增長14.7%;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7家。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取得新突破、新進展,新龍馬首款微車、新能源汽車上市銷售,首臺新龍馬發動機下線點火、填補省內空白;武平正德光電一期、連城鑫晶剛玉等一批項目建成或投產,龍泰新能源、中石油催化劑、漳平紅獅三期、上杭太陽銅業特種電纜等項目開工建設。
3. 第三產業發展提升。由于旅游、商貿、金融、物流等行業穩定發展,下半年起第三產業保持持續向上增長態勢。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8.3億元,增長14.1%。商貿物流體系日趨完善,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676家,總數達1546家。全年接待游客2161萬人次,增長19.5%;實現旅游總收入166億元,增長24.5%。古田景區通過國家5A級景觀質量評審,永定、連城兩縣列入第一批全省全域旅游試點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382億元,同比增長8.6%;貸款余額1308億元,同比增長10.6%。廈門國際銀行、泉州銀行入駐龍巖,華夏銀行、浦發銀行、廈門銀行龍巖分行正在籌建。成立龍巖電商產業園并入駐企業47家,“中國淘寶村”———培斜村不斷發展壯大,“淘寶·中國龍巖館”建設加快。
4. 投資拉動力增強。省、市2014~2018年行動計劃扎實推進,2014~2015年重大投資項目加快實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90億元,增長22.4%,增速居全省第2位。22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04.1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36%(206個市管項目完成投資413.7億元,占全年目標的137%)。全市列入省重點跟蹤管理“三維”項目573個,比上年增加128項;總投資2901億元,比上年增加692億元。第五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共簽約項目56項,總投資266億元。第十二屆6·18對接項目806個(億元以上項目27個),總投資168億元,已開工投產601個;對接項目數、投資額分別居全省第3位、第4位。
5. 央企招商取得重大突破。搶抓機遇,主動對接,乘“新古田會議”東風,積極向總裝備部、總后勤部、武警總隊等溝通匯報、取得支持,加強與中國醫藥、中石化、兵器裝備、兵器工業、中核建、南車集團、北車集團、華潤、中核工業等央企和軍工企業洽談對接,達成新龍馬乘用車出口基地、節能電機及配套、防恐防爆專用車、軌道交通銅配件、醫用碘酒等28個央企意向項目,汽車零配件、軍品民品采購、輻照加工中心、鑄鍛配套產品等13個軍工企業意向項目,推動南車株機在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分期建設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基地。
6. 改革攻堅及對外開放有新進展。緊緊圍繞市委工作部署,扎實有序推進各項改革,經濟社會事業、“三農”、對外開放等領域取得新成效。醫改方面,6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啟動;長汀基層醫改工作被全省作為典型經驗進行推廣,得到國家衛計委和省里的充分肯定;上杭縣醫院突出政府辦醫責任,堅持醫療、醫藥、醫?!叭t”聯動,得到省里肯定和推廣。投融資改革方面,龍馬環衛境內成功上市,卓越新能源進行上市預披露,63家企業列入2014年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90余家企業在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展示,8家企業同券商簽訂“新三板”掛牌服務協議,其中2家已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公司報送“新三板”掛牌材料;城發集團和龍巖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發公司共發行18億元企業債券,連城國投公司發行1.5億元場外市場私募債;建立“評估、擔保、收儲、流轉、貸款”五位一體的林業金融服務平臺,推行林權證直接抵押貸款。公車改革方面,全市公務用車數據采集工作順利完成,公務交通補貼測算、司勤人員安置、公務出行保障等前期工作全面鋪開。行政審批方面,全面完成市級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清理任務,下放74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取消303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保留78項行政審批事項、147項公共服務事項,市場環境進一步優化??萍几母锓矫?,推進科技金融結合,省市共建的建設銀行龍巖高新區科技支行正式運行,全省首家由政府引導的科技金融促進中心正式成立。農業綜合改革方面,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被列入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示范市,被農業部總結為“龍巖模式”;開展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流轉試點,全市累計流轉耕地85.6萬畝,流轉比例45.7%,繼續保持全省第一;累計發放林地所有權證2204.9萬畝、使用權證2082.7萬畝,分別占應發面積的98.7%和93.3%。
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加快建設,完成首期啟動區“三通一平”,規劃編制、招商引資工作有序推進,已和9家企業簽約。優化陸地港通關監管方式,龍巖陸地港口岸與廈門口岸實現互聯互通;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9家,新增總投資8.4億美元,其中增資企業11家;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增長11.5%。外貿出口24.2億美元,增長14%。內聯引資實際利用市外資金178億元,增長13%。
7. 對接政策有新成效。主動對接中央支持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政策,重點跟進國家《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下稱《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并取得明顯成效。《發展規劃》有69次明確提到龍巖;《發展規劃》還提出,打造以贛南、閩西為核心的革命老區扶貧攻堅示范區;特別是“長連武扶貧開發試驗”等我市提出的政策訴求、重大項目列入《發展規劃》中。編制完成《長(?。┻B(城)武(平)扶貧開發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并報省里待批。圍繞中央、省資金投向,扎實做好項目策劃、篩選和申報工作,得到的扶持資金不斷增加;全市可參照執行西部地區政策項目累計105項,新落實3項、累計落實96項;全年獲得補助資金110億元,累計達267億元。
8. 城鄉建設有新面貌。重點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城鎮“三邊三節點”和特色景觀帶整治建設、市政設施提升工程。廈蓉高速龍巖擴容紅坊至和溪段全線開工,贛龍鐵路擴能、漳永高速、雙永高速龍巖北互通、高新區快速通道、省道308線紅尖山隧道改造工程等交通基礎項目和龍巖大道高架橋、龍騰北路五期等城建項目建設加快,解放北路延伸段、北市場停車場、登高山和蓮花山連接棧道橋等項目建成。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及321特色鄉鎮建設有序推進,美麗鄉村第一、二批18個市級試點已經建成或基本建成。永定湖坑鎮、武平中山鎮和新羅萬安鎮竹貫村、長汀南山鎮中復村、漳平雙洋鎮東洋村新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
9.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我市和長汀縣被列入全國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繼長汀縣、漳平市之后,上杭、連城兩縣新獲省級生態縣(市)命名,永定縣通過省級驗收;新增48個鄉(鎮)獲國家級生態鄉鎮命名,總計57個。新羅區東城街道永興社區、西城街道蓮花社區、南城街道蓮東社區、長汀縣汀州鎮新民社區、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漳平市菁城街道北郊社區、武平縣平川鎮南門社區、永定縣鳳城鎮龍鳳社區等8個社區被列入國家首批低碳社區試點范圍。全年完成造林綠化15.3萬畝,占任務的123.2%,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全省首位。中心城區內河水質明顯改善,水質達標率同比提高45.8%;市級6個在用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7.2%,縣級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鄉(鎮)一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90%以上。全市13家20條新型干法水泥窯生產線均建成脫硝設施并投運;完成24家企業45個大氣污染治理項目。預計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3.8%,主要污染物減排可完成省下達任務。
10. 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全面完成2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惠民工作取得新成效。居民收入穩步增長,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53元,增長9.9%;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5元,增長11.2%。物價水平保持穩定,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為1.9%。新羅區、上杭縣、永定縣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有6所高中被確認為“省二級達標高中”;北城小學、龍巖外國語學校等正加快推進。新農合以村為單位覆蓋率達100%,參合農民223.26萬人,參合率99.6%,城鎮居民、新農合醫?;I資標準提高到人均390元。龍巖人民醫院病房綜合樓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引進3家民營醫院,龍巖牡丹婦產醫院、龍鋼康復醫院加快建設??h級綜合檔案館全部建成,全面完成63個鄉鎮文化站信息共享服務點,新設立2家民辦博物館,民間文藝“龍巖采茶燈”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障性安居工程新開工建設1.3萬套,基本建成1.2萬套。創建國家高新區通過部委審核,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1家,累計60家;新增5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累計22家。精準扶貧“九到戶”措施得到國家、省里充分肯定;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完成8300戶3.6萬人。
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一是部分指標與年初增長預期有差距。與全國、全省一樣,我市正處在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特殊階段,2014年以來全市GDP維持在個位數增長。地區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和地方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經濟指標與年初預期目標仍有差距。二是產業轉型任務較重。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特別是三產發展較慢、比重偏低,近年來三產增速比同期GDP低3個百分點左右,比重占全市GDP的1/3左右。工業發展對資源的依賴度較高,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尚處起步階段,規??偭枯^小,加快發展與加快轉型的雙重壓力和矛盾較大。接續重特大項目少,特別是總投資50億元以上、帶動性強的單體工業項目少。部分企業融資難、銷售難等問題突出,發展面臨較大壓力。三是發展不平衡仍待改變。城鄉、區域發展不夠平衡問題依然突出,部分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教育、醫療優質資源分布還不夠合理,就學就醫還難以滿足百姓需求。
二、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任務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三五”的關鍵之年。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來閩來巖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搶抓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發展、支持閩西蘇區振興發展及“新古田會議”重大機遇,堅持穩中求進、力求好中求快,把握新常態形成新優勢,積極應對加快發展與加快轉型的雙重壓力,力爭全市經濟實現較高的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振紅土地雄風,謀跨越式發展,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龍巖。
建議主要指標預期安排如下,力爭完成更好更快些: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5%左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左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
———公共財政總收入增長10%左右,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長8%左右。
———外貿出口總值增長8%;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增長6%;內聯引資實際利用市外資金增長8%。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5‰以內。
———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任務。
為確保完成以上預期目標任務,要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產業轉型提升。按照“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要求,圍繞“四大天王、八大金剛”產業2018年產值倍增目標,充分發揮產業的支撐作用。
1. 推進農業提質增效。穩定糧食生產,確保2015年全市糧食總產穩定在107萬噸以上。發展花卉苗木、蔬果、茶、林竹、煙葉、生態養殖等特色農業產業,做大白鶩鴨、河田雞、槐豬等特色產品,打造“閩西八大鮮、八大珍”特色品牌,提高附加值。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形成農業產業的全產業鏈,加快培育森寶、盼盼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力爭新增億元企業5家,實現農副產品加工產值270億元。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鼓勵發展合作經濟,拓展農產品市場。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民創業園、農民創業基地等平臺建設,建成一批設施農業示范基地。
2. 推進產業聚集發展。力爭“四大天王、八大金剛”9個工業產業2015年產值突破2000億元。機械產業,重點推進永豐新區機械汽車產業園、環保產業園、硬質合金產業園及南車株機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基地等專業園區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煙氣脫硫脫硝、有機廢氣凈化等關鍵領域研發步伐,積極引進高新區輸變電設備產業園、新龍馬乘用車出口基地、軌道交通零部件、防恐防爆專用車、鑄造配套產品等項目,力爭產值突破350億元。有色金屬產業,圍繞打造采選冶煉、精深加工和虛擬經濟“三個紫金”,重點加快向精深加工轉型,鼓勵發展再生銅產業,做好稀土資源接續和資源整合,推進紫金銅業銅冶煉技改、中石油催化劑、金龍稀土特種金屬及合金等項目,力爭產值突破320億元。煙草產業,重點推進煙廠一區生產線技改、片煙醇化庫建設等項目,做大做響“古田”香煙品牌,力爭產值突破150億元。能源精化產業,重點發展煤炭精深加工和硫酸與氟化工、白炭黑等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產業,爭取龍巖500千伏卓然輸變電二期、華潤(湖坑)風電等項目開工建設,繼續開展煤礦資源整合工作,力爭產值突破350億元。加快培育新型顯示、光電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推進武平新型顯示產業園、連城賽特新材等項目。加大企業幫扶力度,推動企業技改提升,著力抓好龍煙公司、金龍稀土、正德光電、龍凈環保、龍馬環衛等165個重點新增長點項目、100家新上規模企業,大力支持小微企業、成長型企業發展。
3. 推進服務業發展提升。加快龍巖市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龍巖農產品物流交易城、閩西建材交易城、海西汽貿交易城、龍巖鋼材交易商務物流中心、龍巖鋼材物流園等項目建設。繼續實施商貿流通業“十百千工程”,做強大中型商貿企業,重點培育年商品銷售額2億元以上批發企業和年商品銷售額1億元以上零售企業。培育壯大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大力發展網絡小額批發和網絡零售業;推動“淘寶·中國龍巖館”開館運營;推進龍巖電商產業園、福建(龍巖)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心、漳平電商孵化中心等重點電商項目。落實好系列政策,支持居民購買首套房、首改房等剛性需求,鼓勵貨幣補償商品房安置,推動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繼續實施引銀入巖工程,加快金融商務中心建設。加快國家智慧旅游試點城市和省級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大力培育發展文化創意、醫療保健、商務服務、設計咨詢等新興服務業。
4.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實施高新企業成長助推計劃,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深化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發展科技服務業,開展產業關鍵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和應用示范,鼓勵知識產權、專利技術和科技成果創造應用。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推進國家高新區、龍巖環境科技園、海西科技創業城、清華紫荊創新研究院等創新支撐平臺建設,推動國內外優勢科研院校、大型央企在巖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和設立研發機構、創新平臺。
?。ǘ┐龠M投資總量擴大結構優化。持續深化“五大戰役”重點行動計劃,全力抓好2014~2018年重大投資項目和261個省、市重點項目,謀劃推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力爭投資突破2000億元。
1. 抓好重大工業項目。圍繞打造升級版產業,推進一批重大生產性項目建設實施,力爭2015年工業投資突破800億元。推進一批龍頭重大項目,突出抓好龍廈山海協作機械產業園、武平新型顯示產業園、上杭蛟洋銅產業循環經濟園、新羅龍泰新能源材料等投資超百億元的項目,新龍馬汽車配件園、長汀稀土工業園、漳平特鋼鑄造基地等投資超50億元的項目,以及武平不銹鋼精密鋼帶等深加工、上杭中宇有色金屬及水暖衛浴市場、連城鑫晶人造藍寶石晶體生產、永定乾元新型建材等70個投資超10億元以上的項目。全力抓好馬坑鐵礦采選擴建、武平正德光電二期、龍化異地技改、暢豐車橋異地技改、新龍馬多用途乘用車技改、太陽銅業低壓電線電纜及特種電纜生產、長汀盼盼食品工業園、連城賽特超細玻璃棉及芯材生產、漳平天守超纖紡織生產等100個重點技改項目。加快突破一批產業鏈延伸配套項目,重點推進工程機械、汽車、環保機械、金銅深加工、稀土深加工、光電新材料、新型顯示等產業鏈延伸項目。
2.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加快閩粵贛邊區域性交通樞紐建設,重點打通“東進”大通道,力爭交通投資完成140億元以上。爭取贛龍鐵路擴能工程、漳永高速、古武高速武平城關至東留、龍長高速古城互通等建成通車,加快南三龍鐵路、廈蓉高速龍巖擴容工程建設,推進浦建龍梅鐵路、龍巖火車站北站房綜合樞紐、漳龍線漳平至鐵山洋段電化改造、古武高速永定至上杭段、廈蓉高速龍巖東聯絡線等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加強重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新開工4個煙草水源工程,實施2條流域防洪工程,推進1個水庫調水工程前期工作,抓好7條重點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8.7萬畝農業綜合開發。
3. 深化央企對接工作。充分發揮“新古田會議”效應,加強“三維”項目對接,重點突破央企招商、軍民融合發展項目。全力抓好28個央企招商項目和13個軍工企業對接項目的跟蹤推進,落實工作責任,深化溝通聯系,爭取早日將“意向項目”變為“落地項目”。認真做好央企發展戰略、主營業務、規劃布局、行業優勢和十大軍工集團發展戰略、部隊軍需產品等前期了解,先期策劃生成一批發展方向較切合、要素條件較充分的可對接意向項目,做好前期工作,推動更多央企、軍工企業到我市考察、投資,力爭引進超50億元乃至上百億元的大項目、好項目。
(三)提升城鎮化水平。按照《龍巖市新型城鎮化規劃》及實施方案,加快構建以中心城市為中心、縣城為骨干、中心鎮為紐帶、美麗鄉村為基礎的新型城鎮體系,力爭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
1. 做大中心城市。重點構建城市交通骨架,推進實施中心城市總長168公里的“一環一軸四縱五橫”主干路網建設,打通中心城區“斷頭路”。2015年爭取打通興業路一期、龍巖大道南段一期、華蓮西路一期等主干道。推進城北片區、火車站片區、龍門、紅坊、鐵山、東肖“六個組團”建設,抓好中心城區片區改造和“兩違”專項整治。實施“東進南拓”,以永定撤縣設區為契機,加快市區一體化進程。
2. 做美小城鎮。突出培育發展新羅區雁石鎮、永定縣高陂鎮和下洋鎮、上杭縣古田鎮、武平縣十方鎮、長汀縣河田鎮、連城縣朋口鎮、漳平市永福鎮等8個鎮級“小城市”培育試點,盡快完成相關規劃,抓好一兩個能夠突破的重點,早日見成效,努力打造一批現代農業、工業、旅游、商貿、生態等特色小城鎮。實施新型村莊試點工程,打造12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加快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新農村。
3. 做好公共服務。完善公共設施配套,加快實施一批縣鄉村道路升級改造、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等項目建設。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切實解決轉移人口就業、子女就學、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
(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定實施《龍巖市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級生態市創建工作。
1.加強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完成造林綠化18.6萬畝、森林撫育20萬畝,實施新一輪封山育林200萬畝。強化源頭管控,推進九龍江、汀江、閩江等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加大生態植被修復保護,增強流域水源的涵養功能。強化飲用水源地整治和保護。加強大氣環境整治,突出抓好重金屬等污染物治理,推動中心城區污染企業、風險企業搬遷關閉。抓好水泥、鐵合金、煤炭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完成27家6萬噸/年以下規模煤礦企業關閉任務。實施30項節能重點項目,確保我市萬家企業完成“十二五”期間總節能量80.9萬噸標準煤的目標任務。推進企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力爭7家企業通過省級循環經濟示范企業驗收,大力推動龍雁經濟開發區申報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
2. 開發利用生態資源。總結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和林權改革武平經驗,創新林地、土地流轉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建設,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3萬畝,綜合治理崩崗100個,實施坡耕地綜合整治1萬畝。進一步推動完善江河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生態林保護、礦產生態恢復、流域治理等生態補償政策。保護和挖掘生態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旅游、休閑養老、苗木花卉、林下經濟、健康服務等產業。
?。ㄎ澹┲ΡU虾透纳泼裆猿侄底〉拙€,不斷加大對民生事業的投入,重點抓好“四大保障工程”,盡力補齊民生領域的短板,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1. 就業和社會保障工程。重點推進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項目、市(縣)級殘疾人康復和托養設施建設項目,加強公共消防設施等建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支持和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進一步擴大各類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力爭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0%以上,將基礎養老金待遇提高到月人均110元以上。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2萬套,基本建成9000套,注重公平分配和有效入住,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加快推進長連武扶貧開發試驗區建設,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確保完成年度減貧2.74萬人以上。落實各項保障措施和救助機制,對特殊困難群體、弱勢群體給予更多的幫扶和救助。
2. 公共教育保障工程。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實施新一輪公辦幼兒園建設。認真實施“全面改薄”項目,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推行城區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模式,加大農村薄弱學校“委托管理”模式試點力度,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間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積極推進城區中小學擴容,加快龍巖一中分校、東山第一小學等項目建設。推進古田學院(市委黨校遷建)、龍巖技師學院第二校區等項目。推動龍巖學院、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內涵發展,提升高校辦學水平。
3. 健康與養老保障工程。重點實施重大疾病防治設施、地市級醫院、兒童醫療服務體系、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能力、市(縣)級綜合醫院(中醫院)、鄉鎮衛生院環境改造、鄉鎮衛生院周轉房、村衛生室、福利機構和農村敬老院、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縣級公共體育場等項目;加快市第一醫院門診綜合大樓、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等項目建設,適時啟動北部新城醫院建設。引導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加大力度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辦醫,積極支持民營醫院建設發展。推進海峽兩岸體育交流基地建設,推動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鞏固和提升計生工作水平。
4. 公共文化保障工程。重點實施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設施建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等項目。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資源,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打造紅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態文化品牌;支持市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建設;繼續推進國家級閩西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工作。
?。┏掷m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重點做好經濟領域“破”與“立”的轉換,積極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舉措和成功經驗。唱響“東進”序曲,全面拓展區域合作,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1.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清單”建設工作,推進崗位“責任清單”,審批“負面清單”,促進行政權力依法公開運行;加快行政審批服務標準化建設,建成全市統一的市、縣、鄉三級網上辦事大廳,發揮行政服務中心綜合協調平臺作用,打造聯辦齊辦升級版,提升行政服務效率。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向社會資本開放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健康養老和旅游產業等領域;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推出一批有穩定收益預期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輔導備案和上市,推動卓越新能源境內上市及鐵投公司債券爭取報批,推動在“新三板”和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發行私募債券。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加快整合政府采購、工程建設招投標、產權交易、土地和礦產交易等交易平臺,組建統一規范的市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推動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結推廣長汀基層醫改經驗,促進全市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均衡發展;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重點推動成立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探索分級診療制度和院長聘任制、目標年薪制;認真做好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三合一”測算工作,適時啟動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城鄉醫保一體化,探索建立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統一管理機制。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制定出臺我市公務用車改革實施方案,平穩有序做好司勤人員安置工作,確保公務交通從實物保障向貨幣化購買平穩過渡,全面完成各級黨政機關、參公事業單位公車改革任務。價格改革:推進水價等價格改革,加強民生價格監管,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農村綜合改革:全面完成211個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和2個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新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12家,土地托管合作社10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促進完善九龍江、閩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建立韓江上游———汀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健全分類補償與分檔補助相結合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2. 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深入實施“東張西望”戰略,主動加強與沿海、港口和特區的銜接,積極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福建自貿區及廈漳泉大都市圈,全力推進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建設,爭取引進入駐企業10家以上。深化與贛南蘇區對接合作,全力拓展蘇區政策的新空間。大力推進外商投資便利化,加快開發區、園區等招商引資平臺建設,做大做強龍巖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級高新區兩個“國字號”開發區。加強港澳臺僑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推進與臺灣現代農業、精密機械、光電信息等產業的深度對接。培育壯大出口主體,重點培育龍工機械、龍凈環保、木村林產等骨干企業擴大出口規模,幫助新龍馬微車開拓海外市場;培育更多生產性企業,夯實外貿增長基礎。推進口岸通關便利化,發揮好陸地港作用,促進外貿出口。
?。ㄆ撸┚木幹啤笆濉币巹?。圍繞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龍巖,研究深研究透加快發展的基礎條件、優勢及制約因素,對產業發展、生態建設、城鄉統籌等重大問題作更深入思考和梳理,謀劃“十三五”發展目標、定位、布局、思路舉措,認真編制“十三五”發展規劃,認真梳理篩選重大建設項目并爭取更多列入國家、省“十三五”規劃盤子。縣(市、區)規劃《綱要》和15個市重點專項規劃要與全市總體規劃同步推進、做好銜接。抓好政策研究和精準對接,“趁熱打鐵”、突出落實好“兩大政策”,即:中央支持福建進一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意見》和中央支持蘇區振興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對接好“兩大政策”,即:國家支持福建自貿區建設和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等政策,把政策轉化為具體項目、轉化為扶持資金,推進我市各項事業發展。
附件: 龍巖市2015年主要經濟社會指標計劃
附件:
龍巖市2015年主要經濟社會指標計劃安排草案
指標名稱 |
計算 |
2013年基數 |
2014年預期目標 |
2014年預計完成 |
2015年初步安排 |
||||
|
單位 |
預計完成 |
實際完成 |
絕對數 |
增長(%) |
絕對數 |
增長(%) |
絕對數 |
增長(%) |
地區生產總值 |
億元 |
1377 |
1480 |
1650 |
11 |
1618 |
9.7 |
1780 |
10.5左右 |
第一產業 |
億元 |
164 |
178 |
180 |
3.5 |
192 |
4 |
197 |
4 |
第二產業 |
億元 |
785 |
796 |
935 |
14 |
875 |
11.7 |
978 |
12 |
# 規模工業增加值 |
億元 |
460 |
482 |
551 |
13.5 |
538 |
12.5 |
580 |
12.5 |
第三產業 |
億元 |
428 |
506 |
535 |
10 |
551 |
8 |
605 |
10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
億元 |
1008 |
1299 |
1550 |
22 |
1590 |
22.4 |
1950 |
23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億元 |
418.5 |
490.6 |
560 |
14 |
548.3 |
14.1 |
620 |
13 |
公共財政總收入 |
億元 |
239.5 |
249.1 |
264 |
6 |
261.7 |
5 |
284.5 |
10(同口徑) |
地方公共財政收入 |
億元 |
100.2 |
117.2 |
127 |
11 |
119.8 |
2.2 |
126 |
8(同口徑) |
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 |
億美元 |
— |
2.15 |
2.26 |
5 |
2.4 |
11.5 |
2.5 |
6 |
外貿出口總值 |
億美元 |
21以上 |
21.2 |
20 |
7 |
24.2 |
14 |
26 |
8 |
內聯引資實際利用市外資金 |
億元 |
141 |
158 |
172 |
10 |
178 |
13 |
192 |
8 |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3826 |
26281 |
28900 |
10.5 |
26153 |
9.9 |
28900 |
10.5 |
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9469 |
10578 |
11470 |
11 |
12055 |
11.2 |
13380 |
11 |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 |
% |
2.5 |
2.4 |
3.5左右 |
1.9 |
3.0左右 |
|||
城鎮登記失業率 |
% |
4.2以內 |
4.2 |
2.5 |
4.2以內 |
||||
人口自然增長率 |
‰ |
8.35 |
— |
9.8 |
9.5以內 |
||||
萬元GDP能耗 |
噸標準煤 |
下降4.13% |
下降5.73% |
下降3.5% |
下降3.8% |
下降2.3% |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噸 |
完成省下達任務 |
持平 |
減少2.34% |
完成省下達任務 |
||||
化學需氧量 |
噸 |
減少0.5% |
減少0.9% |
||||||
氨 氮 |
噸 |
持平 |
減少2.09% |
||||||
氮氧化物 |
噸 |
減少5% |
減少10.5% |
||||||
注:1.由于物價指數變動、上年基數調整等原因,部分指標的總量年初預期目標與全年初步統計數會有所差別。 2.2013年基數中預計完成是指編制2014年計劃時所采用的各指標預計完成數。 |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